金山岭秋山房


项目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金山岭长城脚下的一处园区内,原本为别墅住宅功能。改造的委托方是两位来自景德镇的陶艺艺术家,期望将这处建筑转化为一个兼具展览与创作功能的陶艺工作室。2层的内部空间被明确分为两部分:三分之一用于展示陶艺作品,作为对外开放的展厅;其余三分之二为艺术家使用的工作区,包含制坯、修坯、施釉、烧制等完整的陶艺制作流程,具备专业化的操作条件。
外立面 ©  Lin

外立面 ©  Lin



面对功能上的复合需求和场地本身的限制,我们提出了“在作为容器的建筑内构筑第二层容器”的设计策略。我们试图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陶艺容器”插入到原有建筑中,使其作为新的空间核心。这一“容器”既是功能的载体,也是一种观念的体现——回应艺术家陶艺作品自身的形态特征:外部陶土粗粝,内部釉质细腻。在陶艺作品中,这两种质感分别表达了手与陶土的互动,以及容器与承载物的互动。而我们希望在空间中将这两种互动形式分别表达在展厅空间与制作空间中。展厅空间是建筑“内部的内部”,具有精致而完善的装饰,制作空间是“内部的外部”,暴露出内装的结构与设备。这种构造形式与相关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成为空间叙事的媒介。


外立面 ©  Lin

©  Lin



“容器”本身从传统陶窑中获得构造灵感,结构以灰色铁制框架为骨架,填充以白色莫来石耐火砖,这种结构在构造方式上类似室内的砌块隔断,却在材质组合上进行了挪用,但是仍然可以保证所有新增部分的物理性能。其外部保持一种结构性的“未完成感”,构造清晰、边界粗砺,如同一件尚未烧制完成的陶胚;而内部则以精细饰面处理,与展品及操作环境相匹配,营造出宁静、专注的创作氛围。容器既是物理上的嵌入体,也是功能上的分界器,同时承担了结构、视觉和情感上的多重角色。

外立面 ©  Lin



外立面 ©  Lin



在空间组织上,“容器”与原建筑以及室外空间之间形成了若干“开口”。让容器内外的展厅区域和制作区域产生视觉和声学方面的联系。这让顾客在展厅中欣赏作品时,能够间接了解到作品生产的过程,同时也让制作者得以清晰地知道最终成品的样貌。这种方式模糊了艺术成品与劳动过程之间的边界。展厅向外部分洞口引入自然光与远处的山景,让内部空间保持与自然的感知联系。

©  Lin
©  Lin




在材料语言上,我们尽量与金山岭的地域特色产生共鸣。地面采用红砖铺设,制作区墙体部分强调构造的原始感与力学性,这种构造方式让人同时产生了对于手工窑炉以及远方金山岭古长城的联想。
在整体改造中,我们试图在当代表达与地方文化之间取得平衡。保留原有结构与形制,是对场地历史的尊重;而“容器”的介入,则是对当代艺术语境的回应。这一“嵌入而不附庸”的结构,成为传统建筑中的现代插曲,同时也是陶艺精神的空间化表达。整个空间因这一中心体量而获得了新的秩序与气质,在古老长城的余脉之中,以静默而独特的方式开启生命。



项目地点:中国 河北省承德市

项目类型:商业/零售

建筑面积:220平方米

室内(建筑)设计:奥室建筑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