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庾茶肆
莫干山脚下的燎原村曾是个依山而建的原始村落,随着近
年来景区的旅游开发,村落的居住功能逐渐褪去,以旅游
度假为核心的商业功能渐渐兴起。燎原村南路组 18 号建有
一座精美的木结构民居,民居前有 200 平米的庭院空间。
根据曾经居住在这里的老年屋主回忆,建筑是其祖辈建造,
推测建于清末民初,建成时间已超过百年。改造之前建筑
已呈半荒废状态,一层偶尔有人打理,庭院被用作菜地,
二层已完全破败。
在改造设计之前,我们对现有建筑进行了完整的测绘及修缮。测绘及修缮团 队来自在历史建筑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每一根梁的形态尺寸、梁柱 上的雕花以及花窗的造型纹饰都进行了完整的刻画,方便我们后续对破损的 部分进行修补与复原。
在改造设计之前,我们对现有建筑进行了完整的测绘及修缮。测绘及修缮团 队来自在历史建筑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每一根梁的形态尺寸、梁柱 上的雕花以及花窗的造型纹饰都进行了完整的刻画,方便我们后续对破损的 部分进行修补与复原。
由于大部分梁柱都有被木蜂及白蚁破坏的痕迹,修缮先进行了封堵与药水 除虫。已经腐坏的内部木板隔墙、一层立面、二层楼板以及屋顶被全部拆 除,尘封已久的木结构得以重新暴露并获得妥善的修缮。较完好的木板在 经过防腐处理与切割后,被用于二层楼板的重建。为保证建筑仍能呈现出 完整的原始特征并节约项目的整体造价,屋顶与墙体的构造方式并未更改, 也没有整体性地增加保温和封闭措施。修缮工程只对已有破损问题的檩条、 围护墙板等进行了更换,并在重新铺装屋顶时沿用了建筑的原始屋瓦。
为了让自然光和空气充分流入空间,我们大胆裁剪了让室内阴暗封闭的部分,包括屋面和二层楼板。这样,不仅打开了屋前后庭院的视野,还通过庭院水景的引入,打破了古老建筑的边界,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且舒适的空间氛围。
一层为公共茶饮区,二层作为两间独立的茶室使用。建筑中间一个 开间的二层楼板被拆除,形成挑空空间,与新建的钢结构楼梯相结 合。建筑正立面的完全拆除以及水景的引入完全模糊的建筑的边界, 原始建筑成为了大地景观的一部分。 另一处玻璃构造独立在庭院中,内部是作为茶饮空间的吧台及后勤 辅助设施。因为这一部分中会有大量的用电设备以及用水需求,独 立在庭院中的设计使其基础设施的管线布置不会对古宅具有任何的 影响,古宅中的配电仅满足其基础的照明需求。
改造总体的策略是在场地中置入了两处玻璃边界,一处插入现存建筑中,在不影响其 视觉属性与结构的前提下增加了气候边界,作为极端天气下的主要活动空间。另一处 独立置于庭院之中,包含茶饮功能需要的大量水电设备,并作为整个场地的主要集散 空间。两处玻璃体量都采用能够体现当代时代特征的钢构与玻璃界面,在内与外分别 与现状的古宅形成了并置的关系。
“内嵌”与“外置”的两处界面体量与场地上的原始建筑成为了 既具有关系又相对独立的两处系统。现状并不作为围合空间的建 筑,而是变成了一种纯粹构造视觉的边界,一种已然存在于场地 上的景观。古宅与当代的构造,在庭院的两端霸气地并置与对望, 既互相对立,又互为补充。因为气候边界与视觉边界的分离,两 者建筑“形体”的概念在这里得以模糊。位于其中的人可以感受 到仅通过简单形体操作就能带来的层次丰富的空间。
信息
项目地点: 中国浙江省湖州市
项目类型: 商业/零售
建筑面积:380平方米
室内(建筑)设计:奥室建筑
返回主页
图片© Wen Studio
图片© Wen Studio
图片© Wen Studio
图片© Wen Studio
图片© Wen Studio
图片© Wen Studio
图片© Wen Studio
图片© Wen Studio
图片© Wen Studio
图片© Wen Studio
图片© Wen Studio